6月6日,榆树市永生村旱苗得雨,第一书记李新与村民一起补种秧苗。两年来,他和15名驻村扶贫干部把自己“种”进了村子,从田间地垄到成片的榛子林,从低洼不平的乡间土路到新修的一条条“村村通”,从泥草房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他们马不停蹄,日夜兼程。
两年来,脱贫攻坚的号角在榆树市永生村的沟沟壑壑不绝于耳,各级党组织的猎猎旌旗插遍了这里的南屯北岗。2017年5月31日,省委书记巴音朝鲁专程来到永生村就党建和扶贫攻坚工作进行调研,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先后5次走进这里。这个曾经举步维艰被列为省级贫困村的“后进村”开始“嬗变”,贫困户由原来的193户449人降低到4户9人,贫困发生率低于1.2%。今年,永生村在全省率先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打造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吉林样板”。
担当扶贫使命,汇集一股“聚民心”的扶贫力量
2016年初,长春市委办公厅作为扶贫包保单位,选派了由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新功为驻村第一书记,带领15名党性强、作风硬、群众基础好的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入驻永生村,凝心聚力担起党的扶贫使命。
那时的永生村,193户贫困户生活在贫困线下,部分贫困户还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盖的泥草房里。从那一刻起,这15名党员组成的扶贫队就决心把自己当做一粒包含激情和希望的种子,用爱和激情温暖这片黑土地,让这片土地富裕起来!
他们到各家各户拉家常,“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精准扶贫找准方向、确定对策。永生村的贫困群众开始发现,这支城里来的扶贫队,正在为改变永生村落后局面而持续发力。
李新功带领扶贫干部先联系农机大户,投资240万元在永生村成立大型农机合作社,购置大型农机具26台,流转土地181公顷,免费为贫困群众春播和收割,当年为村集体增加10万元收益;接着,又与榆树市林业局一同为村民谋划了一个榛子林项目,种植面积7公顷,预计3年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兴建邢家沟小Ⅱ型水库,发展水产养殖和休闲农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邀请运昌牧业公司落户投资,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为农户带来千元以上的纯收入;扶贫干部还联系到交通部门,争取到800多万元的项目资金,修通了近22公里的村级公路,建设两座桥涵,彻底解决了永生村交通瓶颈问题。随后,对村庄全面绿化、亮化,安装了路灯,新建了9套周转房……这一年,这群人一连气推动建设了11个项目,累计整合扶贫资金近2400万元。
激发基层活力,塑造一方“有梦想”的新型农民
在长达500多个驻村的日子里,来到永生村的15名驻村扶贫干部用脚丈量了村里每一寸土地,用心叩开了村里每一位贫困户家门。
他们组织包保干部和爱心企业,为贫困群众送去近10万元的慰问物资,动员长春市委办公厅职工捐款3.6万元,为每个贫困户免费赠送50-100只鸡雏。他们要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最佳方案、最优路径。
要彻底改变一个村的落后面貌,必须让党组织厚植于农村。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王艳凤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在驻村帮扶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转变思想,大胆干事,干了一系列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实事。第一书记李新功与扶贫干部和王艳凤一起筑牢了脱贫一线“连心桥”。
一池活水引春来。如今,曾是“后进村”的永生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由过去负债130万元到现在收益突破26万元的转变……如今,“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已建成;“143”村级党建工作模式在推广,永生村班子建设已成为村级党建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两年多的时间,驻村扶贫干部为永生村争取资金近6000余万元,协调落位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民生工程项目和产业发展项目共20多个。去年10月,永生村成功入选长春市“最美乡村”。
住在新盖的周转房里,68岁的五保户周景芳老人逢人就说:“党的扶贫政策太好了,永生村的变化太大了。”
脱贫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既要“授鱼”解燃眉之急,更要“授渔”谋长远之策。驻村扶贫干部大胆创新劳务模式,深入挖掘“手艺人”,如今,具有永生特色的劳务经济品牌已经形成,每年都有近700人走出去,人均劳务收入超万元;此外,他们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方式,今年初,实现了永生村六组整组土地流转,仅此,村民每年可新增2000元收入。
在永生村党总支的邀请下,党员赵洪飞回乡投资500多万元建立公司,部分贫困户变成了工人,人月均可赚到2000元以上;年轻党员于景春返乡成立了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带活了乡村、带富了乡亲。”
引领组织带动,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永生村党总支把“永生精神”植入贫困户心坎上,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脱贫奔小康的决心,看到脱贫致富的希望。如今,依托“农民夜校”建立的“榆树巧姐”草编培训班,已成为带动留守农家妇女创业增收的主要平台;投资300万元实施的“村级文化大院建设工程”,正激发着永生村村民满怀信心,展望梦想……
如今,永生村创办领办吉林省锐泽农机种植、“郎头咀子”养牛等6个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130户养殖专业户,已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全村8个自然屯都有自己特色品牌,初步形成“种、养、加”一条龙,“产、贸、工”一体化的产业布局,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
为破解技术难题,第一书记李新功带领扶贫干部在内部引导有种养技术经验的党员干部对村民“传帮带”,外部邀请农业专家来村指导农业发展。两年来,全村共完成技能培训500余人次。
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他们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电商”的运营模式,成立吉林省永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永生村班子成员和村民共建“网上村庄”,使农民变网商,打造了小笨鸡、干豆腐、黑猪肉等7大类20多个品种的知名农副产品,形成电商脱贫新模式。运营半年来,交易突破100万元。今年3月,永生村被省商务厅确定为“电商村”。
第一书记李新功带领扶贫干部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了“产业+文化+旅游+社区”为一体的《榆树市刘家镇永生村特色小镇整体规划方案》。一个投资1800万元的榆树苗圃基地项目正待落位;依托邢家沟小二型水库,重点打造的集养老、旅游于一体的“幸福大院”正在规划……
根植永生蕴硕果,丹心扶贫党旗红。第一书记李新功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扶贫干部们把自己种在了永生村,是想和乡亲们一起,在这片黑黝黝的土地上共造一个幸福永生的中国梦。”